备案核心前提与类型划分(审批后必办环节)
1. 强制备案情形(依据《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》第 30 条)
已取得文旅部电子标签 + 新闻出版署版号的进口网络游戏(含 PC / 移动 / 主机端);
进口游戏版本更新(含内容扩容、付费系统调整)需办理变更备案;
上海试点视同国产的外资研发游戏(需单独提交 “国产备案适配说明”)。
2. 备案类型核心差异(2025 新规明确划分)
(二十)2025 年进口网络游戏必备备案材料清单(分类型标准化)
1. 出版备案核心材料(新闻出版署专属)
2. 运营备案核心材料(省级文旅部门专属)
3. 数据安全专项备案材料(网信办联审项)
(二十一)备案全流程与操作规范(2025 联审机制)
版号获批后启动备案
区分备案类型
出版备案:新闻出版署线上平台
运营备案:省级文旅厅系统
数据安全备案:网信办平台
上传材料+提交纸质件(1式2份)
形式审查(5工作日)→ 实质核查(10工作日)
获取出版备案号
提交运营方案+技术证明材料
属地核查(含现场抽查IDC)
获取运营备案凭证
提交数据安全评估报告+算法说明
跨部门联审(文旅+网信+公安)
获取数据安全备案通过函
H/K/N
备案信息公示(游戏启动界面标注3类备案号)
正式运营
▶ 新规操作提示:
2025 年实行 “备案材料复用机制”,审批阶段的等保报告、版权文件可直接上传(需标注 “审批复用”);
上海试点企业可通过 “一网通办” 平台同步提交三类备案材料,审核周期缩短 50%。
(二十二)高频问题与合规规避方案(备案专属)
(二十三)备案核心核查点与材料规范技巧
▶ 关键衔接提示:备案完成后,需在游戏启动界面同时公示版号、出版备案号、运营备案号(数据安全备案号可在隐私政策页标注);版本更新前 15 日需提交 “变更备案申请”,未备案更新将面临罚款(单次 5-20 万元)。



